1. **优化设计方案**
- **功能精简与整合**:在满足基本控制需求的前提下,避免过度设计。与定制公司沟通,仔细梳理控制功能,去除不必要的复杂控制逻辑和冗余功能。例如,如果某个生产流程中,部分控制动作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实现简单而稳定的操作,就无需通过PLC进行复杂的程序控制,从而降低编程和硬件成本。
- **合理规划柜体布局**:高效的柜体内部布局可以节省空间和材料。通过合理安排PLC、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元件的位置,减少柜体尺寸。例如,采用紧凑式的模块化布局,将功能相关的元件组合在一起,避免空间浪费,这样可以降低柜体制作的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
- **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性价比高的控制方式。如在一些对控制精度要求不是极高的场合,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开环控制方式代替高精度但价格昂贵的闭环控制方式,同时结合简单的传感器进行监测和调整,以达到控制目的且降低成本。
2. **控制元器件采购成本**
- **品牌与型号选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PLC和电器元件。对于一些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二线品牌或性价比高的产品型号。例如,一些国产优质PLC品牌在基本功能和稳定性上能够满足一般工业控制需求,价格却比进口知名品牌低30% - 50%。
- **批量采购优惠**:如果有长期合作或多个项目的需求,可考虑批量采购元器件。与供应商协商,争取批量采购折扣。例如,一次性购买一定数量的同型号继电器或PLC模块,供应商可能会给予10% - 20%的价格优惠。
3. **生产工艺成本控制**
- **本地生产与加工**:选择本地的定制公司,减少运输成本和沟通成本。本地公司在柜体制作的原材料采购、加工设备使用等方面可能更具成本优势。例如,本地的钣金加工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原材料,并且运输成本较低,从而能够降低柜体制作成本。
- **简化工艺但保证质量**:在不影响控制柜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生产工艺。例如,在柜体表面处理方面,如果使用环境对外观要求不高,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喷塑工艺代替价格较高的烤漆工艺,同时确保柜体的防腐性能满足要求。
4. **售后服务成本考虑**
- **培训自有人员**:安排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参加PLC控制柜的操作和维护培训,减少对定制公司售后维修服务的依赖。这样可以节省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尤其是在一些简单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方面,自己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处理。
- **延长使用寿命措施**:在设计和定制阶段,考虑采取措施延长PLC控制柜的使用寿命。例如,通过优化散热设计、加强柜体的密封性等方式,减少元件因过热、受潮等因素导致的损坏,降低设备更新和维修成本。